鼻咽癌放疗后必须知道的七大关注点
鼻咽癌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东南亚各国及我国南方,广东是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故又称为“广东瘤”。因为鼻咽癌对放射线敏感性高,所以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
而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之后,或轻或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给生活带来了影响,因此,在放疗后的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格外注意以下7个方面,来更好的恢复自身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副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打败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重重难题。
保持口腔卫生
鼻咽部位于双侧鼻腔的后端,在口腔和口咽的上方,连接鼻腔和口咽,由于位置相邻的关系,在放疗后的一段时间都会引起相邻的口腔口咽的副反应,主要反应表现为放射性口腔粘膜炎。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减少口腔疾患发生的最基本的条件和要求。所以建议进食后应及时进行漱口或刷牙,可选用复方硼砂液、3%重碳酸钠或3%双氧水漱口,有助于预防口腔黏膜炎后的继发感染。每日保持刷牙2-3次,并推荐使用含氟、钙牙膏,同时要求忌烟酒等不良嗜好。放疗后3年内应尽量避免拔牙,如必须拔牙,应向牙科医生说明既往放疗史,并在拔牙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在生活中有遇到口腔感染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保护射野内的皮肤
放疗不仅杀死癌细胞,射线也会对经过的皮肤细胞(照射野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和影响。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放疗区皮肤清洁,避免化学(清洁剂、化妆品等)及物理(暴晒、热敷、衣领摩擦、搔抓等)的不良剌激因素。同时要预防感冒,防止发生颈部感染。
当皮肤放疗后有轻微的痒感,不可用指甲抓挠,避免对皮肤的刺激及引起破损,此时可用医用射线防护剂进行涂抹来保护射野内的皮肤,忌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
若放疗区域出现皮肤破溃应尽早就诊,以便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此外还应按时局部换药,预防感染等。若严重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长期不愈,可能需要外科医生处理。
保持鼻腔清洁
放疗后由于鼻咽以及鼻腔的自洁能力减弱且黏膜损伤而导致鼻腔黏稠分泌物增多,此时需及时清除鼻腔过多的分泌物,这有助于促进鼻腔黏膜生理功能的恢复。应养成定期鼻腔雾化和鼻腔冲洗的习惯,可选用鼻腔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以清除鼻腔分泌物。
进行功能锻炼
鼻咽癌放疗后的功能锻炼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保持其锻炼效果。
张口锻炼
①持续性张口,口含直径3-4cm木质开口器,每日2-4次,每次10-30分钟。
②爆发性锻炼,口腔迅速一张一合,每天至少200次。
鼓腮运动
口唇闭合,然后鼓气,使腮部扩展至最大,停5秒后排出气体。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20下。
颈部运动
端坐在椅子上,肩膀放松,目视前方。在坐位进行点头,然后头部尽量向左转,目视左前方,保持此姿势5秒钟;还原,休息5秒;向相反方向运动。重复此动作5次。颈部运动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幅度不宜过大。
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
饮食方面不挑食,要求足够的能量。宜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肪均衡饮食,例如各类蔬菜、水果、鱼虾、痩肉、鸡蛋、脱脂乳制品等,无特殊禁忌。
工作及运动
如果病情稳定,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进行正常工作以及适宜适量的运动,但注意不能过于劳累,避免参加过激,过猛的运动。应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体力。
遵医嘱,定期复查
一般情况下,鼻咽癌治疗后随诊期限为终身随诊。在治疗后1个月复查1次,以后第1-3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最长不超过4个月,每年做3-4次全面检查。
第3-5年内每4-5个月复查1次,最长不超过半年,每年至少做1-2次全面检查。5年后每年复诊1次。如有需要,可随时就诊。以免间隔过长,延误诊断,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复查内容包括实验室检查指标、电子鼻咽镜、鼻咽+颈部MRI、胸部正侧位片、腹部彩超、人类疱疹病毒DNA等或遵医嘱。
注意自身状态
在放疗急性反应消退后,患者可自查是否触及到颈部肿块,是否有原发肿瘤的症状,是否有呈逐渐加重的骨固定点压痛。如果有,请及时就诊。
完成整个放疗疗程后的自我护理至少要持续一段时间,如继续保护照射区的皮肤。不要试图搓掉治疗区的体表标记线,因为这些标记不容易洗掉,如果急于洗掉这些标记会刺激皮肤,造成损伤甚至破溃感染。
放疗后患者的体质有一定程度下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增加营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同时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如散步、逛公园、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