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D :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困境,创造后续治疗契机
在现代医学领域,微创手术不断发展,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创手术,在胆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前几天,武汉济和医院肿瘤科成功完成了一例 PTCD 手术,该手术由科室主任朱国清教授亲自操刀。
朱国清教授在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他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长期致力于肝胆胰科临床工作。此前,朱教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科担任主任医师,凭借其扎实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医术,在业内颇具声誉。
朱国清教授擅长多种腹部肿瘤的治疗方法,涵盖了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区域化疗、微创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等。
在手术方面,他能够熟练开展一系列高难度的腹部手术,如肝癌切除术、胆囊癌切除术、胆管癌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癌切除术、脾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等。
对于不可切除肝癌,朱教授采用置泵化疗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微创治疗领域,朱教授在 PEIT(超导下经皮肝穿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术)方面有着 2000 余例的丰富经验,其中有 3 例患者实现长期存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上,朱教授采用手术 + 化疗 + 生物靶向治疗的综合方案,对 30 余例患者进行治疗,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朱教授通过 PTCD(超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 区域化疗的方式,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朱国清教授不仅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色,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成果丰硕。他出版了专著《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研究课题 “P27 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获得国内领先奖。
了解PTCD 手术
PTCD 全称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在影像设备(如彩超、X 线等)的引导下进行的微创手术。其操作原理是通过皮肤和肝脏直接穿刺到胆道,然后置入引流管,将胆汁引流至体外或十二指肠,以此减轻胆管压力、缓解黄疸、预防胆管感染。
PTCD 的应用范围广泛:
对于阻塞性黄疸病人,在术前进行 PTCD 引流,可有效降低黄疸指数,恢复凝血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肝衰竭风险。
对于晚期胆管癌、胰头癌等恶性肿瘤导致胆管堵塞且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PTCD 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有着显著的成效。在这些患者接受 PTCD 术后,胆管压力得到有效减轻,黄疸症状逐步缓解。许多患者原本因黄疸而发黄的皮肤逐渐恢复正常色泽,身体的瘙痒感也大幅减轻,食欲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通过持续的胆汁引流,患者的身体内环境得到改善,这也为后续可能开展的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身体状况的改善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这些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生存时间也得以延长。
在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中,PTCD 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当患者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接受 PTCD 术后,感染胆汁迅速被引流出来,原本因感染而升高的体温逐渐下降,腹痛、寒战等症状也明显缓解。原本紧急的手术情况得以缓解,急诊手术转化为择期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而且,成功的 PTCD 治疗改善了患者的整体状况,为后续可能进行的手术以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良性胆道狭窄导致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术前 PTCD 放置外引流管能改善肝功能,为后续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像朱国清教授这样优秀医生的努力,会有更多患者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