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胰腺癌”是吃出来的!全家接连确诊只因“爱吃糖”!
居住在武汉蔡甸区的53岁孙先生,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他通常会选择食用糕饼和零食作为午餐。在周末和假日里,他也喜欢和朋友一起到咖啡馆坐着聊天,点一份下午茶甜点。然而,半年前开始,孙先生出现了胃部闷痛感,他自认为只是普通的胃痛,于是自行购买肠胃药品来缓解,但是持续服用了半年,症状仍然没有改善,而且孙先生的体重也不知不觉地减轻了。
于是孙先生来到武汉济和医院检查,血液检测显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超过标准值,医生诊断孙先生患有糖尿病。
随后,孙先生进行了核磁共振(MRI)影像检查,结果显示胰脏有一处浸润性病灶,大小约2.5厘米,这个病灶压迫到了胰管、胆管和十二指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孙先生长期食用胃药也无法改善他的不适症状,经过肿瘤科马玉芳教授的进一步诊治,孙先生最终被确诊患有胰腺癌。
家人接连确诊只因爱吃甜食
孙先生表示,非常后悔自己长期以来的不良饮食习惯,他以为只要吃饱就好了,不在意营养均衡的问题,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作息即可。然而,长期下来这样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他患上了糖尿病和胰腺癌。孙先生非常懊悔没有及时意识到自己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孙先生还意外透露出,他的丈母娘也在去年因为胰腺癌去世了,丈母娘也有糖尿病史,但是孙先生一直认为这两种疾病与遗传有关,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丈母娘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可能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和丈母娘有着类似的饮食偏好,都喜欢吃甜点,同时也都患上了糖尿病和胰腺癌。这让他意识到了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以及在预防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胰腺癌跟遗传、爱吃糖有关!新发糖尿病患者胰腺癌风险大增
据武汉济和医院肿瘤科马玉芳教授指出,罹患胰腺癌的危险族群包括60岁以上的人群、有抽烟习惯、肥胖、慢性胰脏炎、糖尿病、胰腺相关家族病史,以及喜欢高糖份及高热量食物的人。
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罹患过胰腺癌的人,得到胰腺癌的概率大于常人3~4倍。孙先生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每到午餐时间常以爱吃糕饼零食来快速解决一餐,周末假日时也喜欢与朋友一起在咖啡馆坐着聊天。此外,他也有糖尿病史,持续半年以上的胃部不适,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虽说,孙先生与丈母娘仅有姻亲关系并无直接血缘关系,但两人皆长期不良饮食习惯,且未做好糖份摄取量的控制,最终导致两人患上相同的疾病。
根据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的一项分析,研究发现,新发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体重减轻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上升有关。如果在糖尿病史不足四年的情况下伴随体重减轻,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6到6.8倍。
同时,据武汉济和医院肿瘤科马玉芳教授指出,由于糖尿病在初期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因此一般人很难发现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许多人通常是因为接受健康检查时才意外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时,通常已经是并发症,例如眼睛病变、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另外,早期的胰腺癌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也使得很难及早发现。即使有症状,也很容易被误导至其他疾病,进一步增加了患者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因此,预防胰腺癌的最佳方式是减少危险因素,包括抽烟、肥胖、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胰腺相关家族病史和高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以及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及早期筛查。
高风险族群可透过影像检查提早揪出癌症
胰腺癌常出现的症状包括黄疸、上腹痛及体重减轻。然而,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容易被误导。因此,人们需要定期接受腹部彩超、电脑断层等影像检查,才能及早揪出胰腺癌。
马玉芳教授建议,人们应尽快戒除不良饮食习惯,维持良好生活型态与安排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可疑病灶及控制危险因素,才能安心远离胰腺癌的威胁。因为糖尿病在早期是没有特别明显症状的,一般人很难发现自己已经罹患糖尿病,等到有明显症状常常是并发症。而早期的胰腺癌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定期健康检查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以预防胰腺癌。